要彻底解决一个国家难。战场上要付出的代价姑且不论,关键是国际干涉。
法兰西这种欧洲大国,要是不能一次性解决,留下来就是后患无穷。
奥地利没有无视欧洲各国干涉的实力,这就意味着和法国人干一仗过后,西边会多一个死敌。
要不然的话,早在巴黎革命时期,奥地利就对法国人落井下石了,根本不用等到现在。
韦森贝格摇了摇头:这个问题恐怕要问法国人。如果他们要实施中欧战略,这场战争就无法避免。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必须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仅仅只是震慑,恐怕不能打消法国人的野心。
奥地利的近东开发计划已经初露真容,普通人的感受不深,却瞒不过精明的政客。
沙皇政府被忽悠到了中亚,一半是因为要收复中亚,洗刷之前耻辱;另一半则是被逼无奈。
眼瞅着奥地利这个邻居日渐壮大,俄罗斯帝国却在每况愈下,任谁都会感受到压力。
如果没有选择,那么俄奥两国肯定会分道扬镳,最后因为战略冲突走上对立面。
结果这个时候英国人送上门了,本来准备收复中亚后就停手的沙皇政府,见英军废材后,没有抵御住印度的诱惑冲上去。
从战略上来说,沙皇政府的决策没有错。在陆地上打英国人,绝对比打奥地利胜算更高;击败英国人能够获得的收益,也比击败奥地利的收益大。
反正只要吞并了印度,俄罗斯帝国的短板就补上了,自然不用忌惮奥地利。
俄国人主动出击,英国人被动应战,大国之中有闲功夫就剩下法奥两国了。
产能危机爆发后,英国人一挑拨,损失惨重的法国利益集团野心家们就忍不住了。
问题被挑明了,政客们想当鸵鸟都不行。不完成中欧战略,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法兰西就会一直处于劣势地位。
沉默了许久的弗朗茨,缓缓开口道:不用期待了,到了现在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