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词汇说说就行了,谁要是当真那就傻了。
尤其是在19世纪,这个资本最血腥的年代,每一张富兰克林的背后都沾满了血与汗。
没有什么好商量的,洗牌的时间又到了。在抵抗欧洲资本入侵前,必须要先保证自己活下去。
上一次经济危机中发生的事情,大家还历历在目。犹豫准备不足,手中缺乏足够的现金,美国出现了丧心病狂的钱慌,花旗银行都差点儿破产。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济危机越来越像家常便饭。最初的时候还是几十年一次,后面变成了十几年一次,马上就要变成几年一次了。
做出同样选择的金融资本家很多,利益面前没有温情。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年代,大家要生存下去,不狠都不行。
银行收缩银根,很快就引发了连锁反应。很多企业都陷入了困境,包括一些效益良好的企业,也因为资金链断裂,陷入了生死存亡中。
一瞬间裁员、减产,成为美国社会最热门的词汇。大街小巷充斥着要找工作的人,然而招人的企业却没有几家。刚刚开始的战后经济繁荣,直接就这么夭折了。
不光是美国,同样的事情在全世界很多地方上演。奥地利只是抢先一步打开门阀,把经济危机转移了出去。
紧接着英国人的行动,直接把全世界都拖下了水。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同样也是全世界商品积压最严重的国家。
英国人资本家为了生存,直接向欧洲大陆倾销商品。
首先遭殃的就是法国,大量的英国纺织产品以白菜价输入,巴黎政府再三提高关税都没有能够挡住。
没有办法,这次奥地利先动手,向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倾销商品。等英国人反应过来的时候,市场购买力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
这些国家本来就没有啥工业,倾销工业产品也冲击不到农业经济,甚至很多人还在为买到便宜货而庆幸。
欧洲各国就不一样了,大家的工业都起步了。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