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议会没有多少区别了。
只要想想看,一个人数超过三十的内阁,遇到事情就吵吵吵,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可想而知。
在邦国平等的原则上,普鲁士和巴伐利亚的权限就被压缩到和小邦国同等地位,奥地利这个公认德意志第一邦国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费利克斯首相想了想说:“恐怕没有这么容易,列强都不希望德意志地区统一,想要靠一个责任内阁统一全国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就算是内阁建立了起来,又能够指挥的动谁?无论是我们,还是普鲁士,又或者是巴伐利亚那个叛徒,都不会把内阁当成一回事。”
这是必然的,一个空壳的责任内阁怎么可能号令全国呢?
财政大臣卡尔提议道:“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干脆把水搅浑好了。
德意志联邦不能没有皇帝,在组建责任内阁的同时,干脆我们提出皇帝选举,将德意志统一的步伐在向前推进一大步。”
确实是前进一大步,共同的皇帝和内阁都出现了。有了大义的,名份在,德意志地区的统一之路就好走了。
显然普鲁士王国是不可能同意的,除非他们愿意给奥地利当小弟,不然就不可能在这个问题是妥协。
为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在任何国家都是通用的。在德意志地区玩儿皇帝选举,除了哈布斯堡家族外,连竞争对手都找不到。
影响力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可是没有人能够忽视它的存在,法理性更是决定欧洲皇位的绝对因素之一。
打开德意志地区的历史,就会发现有资格和哈布斯堡家族竞争的,都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剩下的各国王室,无论是影响力,还是法理性,都无法和哈布斯堡家族相提并论。
要是让哈布斯堡王朝名义上统一了德意志地区,不就是神罗的复活么?
“如果没有列强干预,我们或许可以逼迫普鲁士人接受,可是现在根本就不可能。
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