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咱们现在回头看,应该承认,因为经济发达,当年能看得起电影的人,绝对数量并不算太多——他们这些人,都对电影抱有极大的兴趣,从从业人员,到受众,对于电影的艺术探索,哪怕是再稀奇古怪的,都是抱有一种支持和肯定的态度的。但是等到八十年代,这种探索,已经基本结束了。”
说到这里,李谦习惯性地摊手,抿嘴,然后才继续道:“经过二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和积极探索,电影的边界是什么,仍然模糊,它仍然具备极强的可探索性,但电影作为一种表达的工具,它常用的一些技巧,从工业角度,和艺术角度,都已经基本上被摸索出来,且基本成熟了。那个时代,欧洲三大电影节享誉世界,因为它们代表着欧洲电影,也代表着整个世界电影行业的最尖端!”
陈可芳听着听着,就抱起了肩膀。
嘴角微微翘起。
在电影学院这种地方,听到这一类的讨论或论述,真的一点都不稀罕,但稀罕的是,这一次是一个还没毕业的学生,在他的两位老师面前侃侃而谈。
而且问题是,李谦说的这些,虽然还没有彻底成为定论,但在电影学院这种地方,却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腔调了。
学院里的某些教授,甚至持论比李谦还要更加偏激,某些人干脆认为:当威尼斯电影节诞生,就意味着,欧洲艺术电影的探索,已经宣告结束。这正如秋天了,收获了,所以我们需要一个节日来庆祝一下是一样的。
如果从这个立论角度来看,威尼斯电影节创立于1957年,那么干脆连六七十年代都算是欧洲文艺电影的“回光返照”了。
所以,对于李谦突然开始长篇大论,似乎要给自己和鹿灵犀上课一样,偏偏说出口的还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陈可芳一开始感觉有些好笑,继而心里隐隐有些不悦——这些东西,还用你来跟我说?别的不好说,电影的发展史,我懂的还能比你少不成?你现在来给我上课来了?
但接下来,她抱着肩膀的手臂,却是不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