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资一百多万打造的专业级听歌室,效果绝对够赞。但正如平常听起来很好听的声音一旦进了录音棚就很容易破绽百出一样,越是专业的音响设备,越是具有极强的放大能力:优点被放大了,缺点也被放大了。
单从声音来说,廖辽很稳,近乎无可挑剔。
但专辑的内容,也就是歌,却让宣发部的经理和副经理忍不住交头接耳起来。
四十多分钟的专辑放完了,郑总站起身来,说:“隔壁会议室,开会。”
到了会议室,郑总敲敲桌子,说:“都说说吧,有什么看法。”
生产部副经理就是来凑数的,他只是需要带着会议结束之后的生产计划回去就够了,所以他不需要说话,两位录音师以及黄文娟都没资格列席,所以事实上参加这个会议的,除了廖辽之外,一共还有八个人。
发行部副经理先开口,她说:“这张专辑的风格还算统一,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里面居然有三首轻摇滚……我不了解音乐,但是我了解市场,所以……我建议公司还是用偏保守一点的策略来安排宣传和发行,先打榜试试看。”
发行部经理点头,“有点危险。过去已经有不少轻摇滚扑个半死了。不过,我觉得这张专辑还是有亮点的,廖辽的嗓子是一个,两首主打歌也是一个。那首《那年夏天》做第一主打,不错!发行的话,我跟老张的看法一致,保守点好。”
这个会就是上市前定调子的会,发行和宣传部自然话语权极重。他们的话说完,一位高管直接就点点头,“我同意。就先按照保底走吧?磁带20万,cd两万,黑胶的话……我记得廖辽上一张单曲的黑胶卖的就不错,虽然黑胶没几年活头了,快淘汰了,但就是有一批发烧友喜欢这个呀,所以,我反倒建议黑胶多发点……三千张吧?郑总,你觉得呢?”
郑总点点头,扭头看向艺术总监杜晓明,“老杜,说说?”
杜晓明习惯性地摸了摸自己背后的辫子,也不管会议室里有多少人,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