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知仁亲王的责问,秦堪不由语滞。
知仁亲王说的这番话并没说错,大明确有明律,所有周边藩属国每三年朝贡一次,至于朝贡的贡品价值几何,大明倒从未有过规定,毕竟周围这些小国都不富裕,大明身处中间,就像一群被贫农佃户围着的大地主似的,世受儒家宽仁思想熏陶的大明历代皇帝和大臣们自然不好意思像个势利商人似的要求贡品价值。
正因为这个死要面子的疏漏,而被周边藩国瞅准了机会钻了空子,导致大明一百多年来吃足了大亏。朝鲜就是个很明显的例子。
每三年朝贡一次的规矩,到了朝鲜却改成了一年朝贡三次甚至四五次,朝贡如此频繁,绝不是朝鲜李氏国主对宗主国多么忠诚崇敬,实在是有利可图,每每朝鲜使者进京朝贡,送给大明皇帝的往往只是一些黄纻布,白纻布,麻布,和深山沟里挖的一些廉价药材,除此之外,便是一些年满十三以上的处女,藩臣属国这么客气送来东西,身为华夏礼仪之邦的大明朝廷除了满朝大悦之外,自然不能弱了宗主国的面子,于是回赠的礼物不是黄金就是白银,其价值往往比贡品高了十倍甚至数十倍。
第一次尝到甜头后的朝鲜国惊呆了,李氏国主终于现自己国家的旁边居然存在着这么一个慷慨大方的隐型冤大头,只消派出一队使团,一来一往间足可赚上堪比朝鲜国库一年的总收入,这么划算的买卖,不干是傻子。
于是从洪武年开始,朝鲜国的朝贡便开始一年三次。四次甚至五次,一旦国内天灾了,**了,国主没把持得住花钱花多了……只要一缺钱,朝贡的使团便浩浩荡荡开往大明。吃了喝了再打包,如此频繁反复几次后,大明朝廷也有苦难言,有心想给朝鲜国修一封国书,请这些穷邻居们手下留情,毕竟地主家余粮不多。可碍于宗主国的面子,这封国书怎么也没脸递出去。
由此可见,棒子国不要脸的传统由来已久,绝非一朝一夕而成,后世能把宇宙都能吹成是自己创造的,引无数国民愤怒斥骂。其实五百年前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