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令牌。
放眼望去,州文院正门近处,一大片深蓝色的衣衫。
这些蓝衫的后背,承载着无数人的目光。
江州各府的秀才聚在一起,相互恭维着,彼此谦虚着。
名谷府秀才所在的位置最为热闹。
“晨兄昨夜的那篇《读诗记》已经名传大源府,可惜若是今日放榜之后再写,必然可入文榜,与各国士子一较高下!其中你赞扬方运而讥讽庆国文人之语,堪称字字珠玑。”
“哪里哪里。”
“你的《读诗记》才是真正的君子之文,既称赞了方运,又指出他的瑕疵,若方运见到,必然称谢。”
“我不求他谢,只求他可以带领我景国文人继续走下去,不能倒在庆国和武国人的前面。”
“但愿如此。”
一轮红日破云而出,温暖的阳光照在大地,驱散夜晚的寒意。
州文院的正门轰然打开。
文院广场外黑压压一片,无比寂静。
大学士赵景空为首,圣院巡察、景国学宫司正和葛州牧三人在中,其后跟着众多官员。
那些秀才满目期待,但远处的大源府民众却目瞪口呆,是什么力量让一个乞丐走在官员之中?而且胡子上挂着面条!
许多女孩捂着嘴噗哧笑起来。
那些读书人没有笑,而是疑惑不解地看着赵景空,充满惋惜之情。
赵景空用迷迷糊糊的眼神扫视众人,然后慢慢腾腾横移,缓缓道:“此次科举由圣人监考,我等尽心辅助圣人,历经一日,终于分出高下,请葛州牧公布江州举人榜。”
有几个考官直翻白眼,赵景空一直在睡觉,除了举人前十必须由他书写等次,多余的字一个没写,连第二到第十的排名都是其他考官联合确定的。
葛州牧轻咳一声,手握官印,正要说话,却突然呆住,抬头望着前方的天空。
门口的所有官员随后一起望着前方的天空,每个人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