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上此次吞并的两万多原禁军战士,李家军的战兵数量,充其量也就只八万多点而已。
偌大的中原地区,星罗棋布的散落着千余座州城和县城,如果每座城池都需要派兵马去攻取,那要消耗多少钱粮和精力?
智者所不为也!
所以,李中易扯起柴熙让的监国旗号,挡在前边打掩护,目的是减轻攻略中原的各种成本。
如今看来,扯起监国的虎皮,还是非常管用的。李家军在夺取了博州之后,不费吹灰之力,短短的半个月之内,仅靠军威的震慑,便迫使各地的官绅们又献来了两百万石粮食,以及近一百万贯钱,这是何等了得的巨大收益?
炮兵,那是李中易的心肝宝贝,这些青铜的大杀器,绝对不容有失。所以,李永堂的炮军,一直跟随李中易的中军推进。
在炮营的车队四周,全是武装到牙齿的近卫军,中军的斥喉加了双哨,已经撒出去一百多里地。
李中易下达了严令,只要有一个活着喘气的战士,就不能允许敌军扑向炮营的阵地。
炮军也不是没有缺点。由于官道的年久失修,前几天又下了大暴雨,道路异常的泥泞难行。
重达两千多斤的12磅炮,车轮经常陷入泥坑之中,时不时的需要马拽人扯,这就严重拖慢了行军的速度。
与此同时,几百斤的骑兵式6磅炮,在四匹马的拖拽下,就显得灵活了许多。哪怕6磅炮的车轮,也掉进了坑里,只需要十名士兵在后边推上几把,很容易就可以被拉泥坑。
“唉,要是有大量的水泥就好了呀。”李中易暗暗的叹了口气,火炮的威力固然巨大,可是受道路状况的影响,也异常之深。
自从,秦朝之后,历代王朝都不重视驰道的建设。从初唐到中唐的安史之乱前,因为战马数量不少,骑兵也算是强大,修不修驰道,影响还不算是特别的恶劣。
最可恨的是,奉行强干弱枝的北宋朝廷。由于大宋朝的重商主义,财政收入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