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懋说的事情,继续道:“见到之厚后,你别说来过我这里,还有一定跟他说得秉公处置,司礼监掌印之位看似简单,但其实万众瞩目,刘瑾就是在这位子上祸国殃民的……陛下越是少问或者不问朝事,这个位置就越重要。”
“嗯。”
张懋又点了点头。
谢迁最后重重一叹:“这件事怕是又要掀起一场波澜,以现在陛下选拔人的标准,肯定是选一个能为他敛财的小人,而非一个贤明之人,之厚应该看出一点苗头,若他完全顺着陛下的意思行事,最后只会是让朝局更加混乱。若他不顺从的话,想来要不了多久便又要更换司礼监掌印。”
张懋轻哼一声:“你谢于乔现在知道之厚的为难了?却总这小子长那小子短的,他简直是在为你分担烦扰,可你总不领情!”
谢迁当然不会“理解”沈溪,因为他觉得沈溪并没有按照他规划的路线走,属于离经叛道,怎么可能得到他的认同?
不过张懋等朝中老臣则跟谢迁有不同的看法。
在他们眼里,文官集团就应该上下一心别闹腾,这样才能保证他们朝中这些老人的利益,而现在沈溪跟谢迁之间的隔阂,明摆着是谢迁不近人情所致,所以他们都不自觉跑来劝谢迁,希望谢迁看开些。
张懋等人劝说年轻人显然没什么经验,只能劝谢迁,这也跟他们与谢迁私下关系比较好有关,至于沈溪那边,他们不觉得沈溪所做所为有太大错误,至少在斗刘瑾、对鞑靼之战两次大事件中,沈溪的坚持都是对的,既解除了朝中危机,又清理了困扰大明多年的边患,让他们这些权贵可以高枕无忧继续过醉生梦死的生活,如此沈溪就算得上是大功臣。
谢迁则很生气:“明明你跟我才是朋友,对待沈之厚应该像要求晚辈那样严格才是,怎么到头来一个个都跑来劝我,让我看开些,大度一点接纳沈之厚的缺点?你们怎么就不去劝劝那小子让他回头是岸?”
因为张懋跟谢迁意见出现分歧,使得接下来的商谈没那么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