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迁就此打消出兵赚取战功的想法,此时对于王琼的建议,自然是大为认同。
“嗯。”
谢迁微微点头,意思是这件事可以商议。为了避免王琼紧咬不放,他有意转变话题:“德华,你之前不是说有两件事吗?还有一件是什么?”
王琼神色迟疑:“斥候得到了一些关于兵部沈尚书的线报!”
“你再说一遍,关于谁?沈之厚吗?”
谢迁之前在调兵问题上态度模棱两可,整个人显得很疲累,毫无精神可言,但听说事关沈溪后,脸上突然有了光彩,就差伸出双手抓着王琼的衣领问个明白了。
王琼对谢迁的变化非常诧异,连忙道:“是的。本来我们在北方草原上安排的斥候,并未查获任何关于沈尚书的消息,但近来一些东套平原地区的小部落向西迁徙,他们的牧民向我们的斥候提供了情报,原来沈尚书自大同出兵后,先到土城,继而抵达九十九泉,再折道西行……”
“后续呢?”谢迁关切地问道。
王琼摇摇头:“之后便没了消息,大概知道沈尚书沿着草原上一条河流走,中途未传有接战的消息,不过听闻达延汗已调集重兵围堵拦截,战事很可能在过去这段时间已发生,只是消息未传回而已。”
“情报传递太过滞后!”
谢迁气恼地道,“草原上发生什么,都不能第一时间获悉,等知道确切的情况,黄花菜都凉了……”
面前这位首辅大人的表现让王琼意识到一件事,那就是对这场战争没有任何期待的谢迁,对沈溪的表现却有着很高的期待。
所有人关注的焦点都落在沈溪这路人马上,谁都知道,这场战事即便有胜果,也不可能看朱厚照和他领导的中军,最终还是要靠沈溪和他统领的兵马撑起大明这片天空。
王琼道:“因为草原上战争频繁,那些小部落迁徙情况异常严重,之前给我们提供线报的游牧民现在不知迁徙到了何处,以目前的情况看,沈尚书准备从东套地区进入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