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大约是两千人马,这些骑兵并未像火绫那样围城,都聚集在西北方五里外一个高地的大营中,防守力度上或许不及当初火绫那般,连沈溪派人去城外运水入城都未阻挠,但也从一个方面说明这路人马得到的军令不是与沈溪所部决一死战,而是看住拖住土木堡内的兵马,阻止沈溪西进或者撤兵回居庸关就行了。
因为无论怎么看,沈溪手中的五千步兵也是跑不过两千鞑靼骑兵的。
打打不过,逃又逃不掉,沈溪唯独能凭靠的就是土木堡的城塞,如此才能与鞑靼人进行周旋。
但现在其实也就与等死无疑,一旦张家口堡和宣府失守,鞑靼主力便会趁机东进,那时土木堡需要面对的就不再只是两千鞑靼骑兵,而是几万精骑,甚至面对鞑靼汗部和亦思马因的全部人马。
现在就是个早死还是晚死的问题。
换作别人,此时一定会选择撤兵,就好像胡嵩跃等人,他们虽然察觉外面这两千多鞑靼骑兵很危险,但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怎么都不愿意在土木堡坐以待毙,认定必须得冒险撤兵。
在胡嵩跃等人的设想中,即便撤兵过程中兵马折损大半,但始终能撤回居庸关,如此就可高枕无忧。
但沈溪不这么想。
以现在军中拥有的战马数量,如果一心想逃跑,沈溪活着回到居庸关应该不成问题。
关键是现在朝廷的反应太过诡异……沈溪几次发战报前往京城提醒,甚至还去信大同镇和太原镇方向,希望得到刘大夏等部的兵马增援,谁知道现在这些战报全部石沉大海,朝廷似乎将他给遗忘了,即便他在土木堡击败火绫,仍旧只能眼睁睁看着张家口堡和宣府被鞑靼铁骑蹂躏。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沈溪撤兵回居庸关,朝廷有很大的可能会把战败的责任往他身上归,沈溪之前的努力等于付诸东流。
沈溪道:“在本官之前的设想中,鞑靼侵犯宣府镇,我们假意西进,吸引鞑靼主力的注意,逼迫其分兵,将其一部吸引到居庸关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