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桌后。手里拿着本书在看,沈溪一眼就看到封面上赫然是《幼学琼林》四个字,却是年初在宁化知县叶名溯督导下,由自家印刷作坊印出来的那批书。
沈溪没想到这么快,《幼学琼林》就已传到府城来了。
“先生。”
沈溪行礼。权当是提醒冯话齐他来了,因为冯话齐看书看得很认真。
“哦。”
冯话齐把书放下,看了沈溪一眼,微微点头,“近来我仔细留意过你,用功不说进步很快,我想明日让你父母来一趟。”
沈溪听到前半段还挺好,最后一句,简直跟被呛着一般。学习不好叫家长可以理解,学习好叫家长算几个意思?
“先生。我……”
“这次请你父母来,是想跟他们商议,让你转读《五经》,虽然以你的年岁读《五经》小了些,但你天分很高,好几次我考核《四书》的内容,你都很好地完成,如果早些学《五经》,就可以接触科举方面的内容。”冯话齐的目光中带着欣赏和鼓励,“不过总要先问过你父母的意思。”
沈溪听了这话才放心。恭敬道:“是,先生,学生知晓了。”
“你回去吧。”
冯话齐摆摆手,“昨日他们让你去河边玩。你没去,这是对的。不过以后再遇到这种事,记得跟先生说,防患于未然知道吗?”
沈溪再次应诺,总觉得冯话齐话语间多了几分沧桑。
这次的事情,对冯话齐打击最大的不是死了学生。而是很多人选择疏离他……昨天一起去河边的李郁等人,今天家里都提出退学的请求,受此影响,刚才课堂上陆续有学生提出明天不会到学塾上课,从种种迹象分析,估计明天退学的人数还会增加,这让冯话齐对自己教书育人产生了严重怀疑。
沈溪可不管那么多,对他来说,读书只是他科举进仕的跳板,这年代,但凡挂上读书人的名号,多么有见识也会显得理所当然。不是有句话,叫做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吗?这就是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