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财政的严重压力,要支撑地方财政运转,就不得不倚重农业税收。
通州时常发生旱灾,而且要向朝廷缴纳的赋税极重,官府想要完成任务,就要严重依赖地方士绅,通州的豪族士绅,其田产都是十分的庞大,既要上缴沉重的赋税,又要保证自己的利益,自然只能将沉重的担子压在百姓头上,如此一来,整个通州的百姓便过得十分的艰苦,形成了通州十分贫瘠的面貌,反倒是通州的士绅,在将沉重负担转嫁到百姓头上之后,自身却还是保持了极强的实力。
通州的匪患,自然十分猖獗,不过通州士绅集团为了保证自身利益,却是相当的团结,在通州军事力量薄弱的情况下,通州士绅却是各自拥有不弱的庄丁护院团,一旦联合起来,足以压制不少匪患。
通州的庄丁护院团,虽然可以处理本地的匪患,但是面对拥有庞大战斗力的西北铁骑,自然是毫无抵抗之力。
几日下来,见楚欢的态度温和,保障了自身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士绅们便即想到通州接下来该何去何从,以往通州的许多政令,在颁布之前,官府少不得要和地方士绅事先进行沟通,事实上许多政令,在没有大部分士绅的拥护下,很难施行下去,参与地方政事,也成了地方士绅自以为天经地义的事情。
对于通州接下来的政策方针,通州士绅自然是要摸个清楚,于是通州士绅们联名向楚欢呈上了一道请帖,邀请楚欢参与地方士绅为之举行的接风宴。
宴会在通州城最有威望的洪家举行,洪家乃是通州首富,庭院开阔,摆上了数十桌酒宴,不但通州有实力的士绅前来赴宴,而且城中有头有脸的文人宿老却也是应邀而至。
华灯初上之时,庭院之内却是热闹一片,楚欢在内堂,这里只是摆了一桌,十几号人围着一张大圆桌,在座诸人,都是通州名声显赫的士绅宿老。
楚欢走到今日,心里自然很清楚,民心固然十分重要,但是要消化一地,却也要与当地的士绅互相交融,即使不能与士绅们打成一片,却也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