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魔改版三棱军刺(二更)
第一六七章魔改版三棱军刺
事实上,明朝科举,从上到下,一直没有真正的公平。
哪怕是县试、府试、院试的生员名额,几乎都被地方大族和士绅瓜分干净,真正的寒门子弟要想出头,几乎不可能。
除非拥有明显过人的天赋,被知府提携一下,可以获得通过。
科举考试最大的不公平,这不像数学题答案是一,你写了二,就是错误,写了一就是正确,谁也抹杀不了。
科举考试试题杂文、策论,都没有正确的答案,只要思想内涵正确,大致不差,人为的主观因素就非常重要了,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真正遇到学霸,擅于揣摩人心,还是可以脱颖而出的,中规中矩的读书人,几乎很难通过县试、府试以及院试。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绕开府试获得参加乡试机会的国子监就紧俏起来。
明代的科举与后世一样,采取区域划分的模式,有些地方,教育落后,科举相对容易一些。
而国子监就相当科举赛道上的超级跑车,未入府、州、县学而欲应乡试,或未得科名而欲入仕者,都须先捐监生。
就像《范进中举》里面的周进,周进本来生员也不是,只因为同乡好友相助拿钱买学历,后来才考上举人,中了进士,殿试三甲,最后升了御史,钦点广东学道。这后面才有得跟范进的一番缘分。
袁可立送给全旭的这个名额,其实就是给全旭提供乡试的方便门路。
全旭看着这封信,以及进入国子监的凭信,他反而有些为难了
“到底要不要去北京呢?”
去北京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可以拿到一个文凭,这个文凭比举人更高。另外就是,全旭只要去了北京,可以利用自己的钱,忽悠一些人才,同时也可以利用明朝的腐朽,从工部或少府里弄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