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不仅仅是河南、山西、山东、北直隶、陕西等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旱灾,最严重的就是河南了。”
弘治皇帝对着巨大的地图,看着手中的信息,脑海中想起了当年刘晋所说的季风。
这些年来大明一直风调雨顺,今年却是风雨不顺,南方洪涝,北方大旱。
如果是以前的话,必然会出现极大的问题。
南方可能还好一些,南方的气候和环境都还算不错,即便是有些灾害,也能够扛得住,可是北方的话。
一旦有灾害的话,必然会饿殍满地,盗贼四起,甚至于如果朝廷赈灾不力的话,还有可能会烽烟四起,出现大量的农民起义之类的。
当年一场雪灾,北直隶都饿殍满地,易子而食,不知道多少人饿死,直接戳破了所谓的盛世之景。
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
从在各地的厂卫反馈回来的消息来看,尽管这次南方的水灾也好,还是北方的旱灾也好,都算是几十年一遇的大灾。
但是各地的情况都还算不错,老百姓家里面都有粮食,一时半会也不至于没有吃食,而且因为这些年来,大规模的从关内各省迁移了大量的人口到关外、海外。
故而原本两京十三省的人口密度大大的降低,无论是江南还是河南,人口都大量的流逝。
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大量的土地根本就无人耕种,特别是那些下等田、容易干旱的田地更是无人耕种。
剩下的这些人,很多都还跑到城里面去务工,种地也都是种的上等田,容易灌溉的田,这种田条件好,抗灾害能力要强,即便是大旱,影响也可能不是特别大。
此外就是现在的交通条件要比以前好太多了。
以前运输粮食去赈灾,需要的时间久,关键是100斤的粮食运过去可能连一半都剩不下,都被中途给吃掉了,赈灾其实是很难赈灾的。
这也是古代粮商为何能够发国难财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为交通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