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肋条!这些肋条已经是连排船的一倍还多,如此加下去,太耗费了吧?这都是上好的大樟木,找起来非常难,要放好几年才能用!”此时他正和温老二就新船的肋条数量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按照他的意思,新船的肋条最好是30厘米一根,还都要打磨成接近三角形的样子,这样的形状最不影响强度,却能最大限度的减低重量。可是温老二不干,80厘米一根肋条已经让他快吐了血了,用他的话说,他从7、8岁起就跟着父亲、哥哥造船,从来没见过哪条船的肋条会这么密。80厘米已经是他想像力的极限了,还要加密几乎三分之二的数量,他无法接受,成本太高了。
“这样吧,这艘船算我自己买的,不计入合作社的花费中,是好是坏我自己担负。这样成了吧?温伯,咱们不是要循规蹈矩的造船,那样的话还造原来的样式岂不是更省?我也不想要那些福船、沙船和鸟船,它们太笨重!我想要一种既能跑得快,又能抗住大浪拍打的新式帆船。它会带着咱们走向很远很远的大海,能让您的子孙成为最好最好的船匠。不过这一切都是有代价的,那就是不断的改良、不断的创新,就好像是钓鱼一样,钩子上不挂饵,就不会有大鱼咬钩。听我的吧,试一试没坏处,我明天就出海,再抓一条更大的鲸鱼回来,这样咱们就不愁造船的钱了,您说呢?”
洪涛和这个倔老头说得口干舌燥,还是说不通,最终只能拿出自己的杀手锏,单独核算!我不用合作社的钱了,这下就没成本问题了吧?就当我是一个前来订做帆船的客商,我说怎么造就怎么造,能不能出海是我的事儿,工钱、料钱、利润一分钱不少给!
“我……我不是说舍不得,可是这样的船造出来比朝廷的战船还结实,能用得上吗?而且我们的木料不太足了,老大去了山里,一时半会也回不来,要是上这么多肋条,恐怕就没有船板的料了。”让洪涛这么一说,温老二也有点不好意思。第一艘新船的性能他是看在眼里的,除了个头小一点之外,比现在所有的船都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