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靠近世界,开始文化和商业萌芽的大明。
大明此时已经烂到骨头里了。
闻人升完全知道所有的病因,所有的病根,所有的症状。
现在他就要通过平民之路来挣扎出来。
那平民之路该怎么走?
正想着,这时有人走进房间内。
是个中年男子,他是此身少年的叔叔。
他对着少年道:“浩儿,跟着为叔去拜访抚台大人。”
闻人升微微一愣。
明朝为了统一事权和军权,方便处理一省或几省的要务,因此出现了巡抚和总督。
一开始只是临时设置,后来变成常设。
位高权重。
既能管民事,又能管军事。
这也是为了应对层出不穷的贼寇。
这其实和汉末将刺史改成州牧有着异曲同工的想法。
其实都是一样。
为了应对贼寇这种大威胁,必须要集中财力物力人力。
再像之前那样民军分开,互相掣肘,那就是等着被贼寇坐大。
然而如此一来,总督和巡抚也开始有着割据之能,尾大不掉的可能。
明末一开始还行,到了后来也的确出现了割据的事实:表现就表现在,皇帝已经命令不动那些大军头了。
不过相比汉代,明末皇帝还是很牛的。
仍然能下令杀死犯错的实权巡抚甚至总督,这就是体系的进化。
然而对直接掌握着兵权的总兵副将参将,却往往是网开一面。
就像袁崇焕被杀了,祖大寿直接逃回原地,却无可奈何。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巡抚和总督都是文臣代理,文臣出任,没有地方根基,还没有时间形成割据。
而总兵往往在一地早就扎根了,所谓各种将门就是这种称呼。
朝廷如果不想逼反一地,不想再让财政雪上加霜,那就最好对犯错的总兵和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