汆不了丸子,没有肉,裹面炸完,跟当地的野菜一起做汤,顺便吃苞米面大饼子,今天不蒸窝窝头。
一天的菜已经安排好了,绝对不会出问题,甚至可以天天换样吃。
很多人其实不愿意换,吃到一种觉得好,就爱吃。
主动爱吃某种菜,可以吃一辈子。被动让人吃某种菜,最后能吃哭,看到就哆嗦。
大唐过来的所有人看一眼饭菜,行,今天换样了,吃,虽说比不上在庄子里的吃的,总归不错了,毕竟条件艰苦嘛!
遗民们快哭了,不是被逼的,他们是幸福的,用筷子、用匙子,不准上手抓。
怪不得咱们祖国大唐要求学会使用筷子,这么多的菜,不拿筷子咋吃?
得疟疾的部落,重症的保证吃不了饭,打营养呢!
中症的吃清淡的,其他轻症或无症状的跟着吃,上手抓,手洗了一次又一次,指甲全剪了。
匙子他们会用,这个简单,不简单的是大唐人单手使唤匙子与筷子。
不是左撇子的一般右手,匙子和筷子同时抓在手里,喝汤的时候匙子一翻就在前面,筷子回拢,吃菜的时候匙子翻下去筷子出来。
另一只手通常用来扶碗、端碗,不可能一手筷子一手匙子,不是不会。
能够熟练使用筷子和匙子转换的人,用起刀叉只需要了解一下,马上就可以用。
而用刀叉的人想用筷子,从头学吧。
李易那时的国人第一次接触西餐,一手刀、一手叉,需要的是别人告诉他左右,然后就切割什么的没问题。
其实这个也不存在左右规范,左撇子难道就不行了,我习惯了主力手。
至于说切肉的时候胳膊要夹紧,我不,我就愿意打开,我宁肯多费力气,我切下来就行。
我又不打台球需要一条线,我非要斜着切,要不我叉子叉住了,你给我换把刀,我给你切片看。
带锯齿的刀真耽误事儿,这么大块肉放到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