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学者的意见,但学者只能给出学术领域内的意见,眼光和看法都存在不下的局限性。
高层考虑的更加全面。
大型对撞机是一项需要重大投入项目,但最初提出建造并不是科学院物理系,也不是其他的物理研究机构,反倒是学术圈外的人。
因为,大国竞争。
随着国内的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世界范围日益扩大的影响力,大国竞争是必须考虑的问题,而竞争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因素。
科研,自然是竞争中的一种。
国内主要的竞争对标的就是欧洲和,欧洲已经拥有了大型的粒子对撞机,还在对撞机上不断做出投入,去年增加了四十亿美元的预算,用于提升对撞机的性能,来进行更加大型的实验。
也正研究重启对撞机项目,能源部传出的消息,也说明他们准备建造电子离子对撞机,来研究原子内部等基础微观物理问题。
国内呢?
当两个主要竞争对手都在对撞机项目上进行投入,从竞争的角度上来考虑,也需要同样建造对撞机,哪怕它未来被证明是失败的。
这就是竞争!
如果证明对撞机的建造非常有意义,再去投入建造就已经晚了。
竞争,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另外,就是投入资金问题,对撞机项目的投入非常大,因为好多耗材都需要稀有金属,也有好多技术、材料、设备都要进口,粗略估算初期的投入,也要以‘百亿’来做单位。
但是,国内经济状况和原来不一样,而且每一年都在增长中,只要对撞机项目不让国内因此产生经济负担就可以。
新的对撞机项目需要参照正负电子对撞机,当年首都正负电子对撞机的造价,占据国内gdp的百分比在万分之三点六以下,新的对撞机项目也必须如此,考虑到‘百亿’为单位的造价,建造就肯定不是现在了。
“gdp达到百万亿级别,对撞机项目就不会让经济产生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