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的印度舆论中心。
这么热烈的反响,也让蒙巴顿父女大吃一惊,没想到真有这么大的效果,帕梅拉蒙巴顿在父亲面前为丈夫说话,“他要是在一战之前工作,那才真正是英国的幸运。”
昨天艾伦威尔逊才刚刚从大使馆,向国内解释空气筹码的事,表示这个表态就是糊弄一下印度人,蒙巴顿元帅虽然很有知名度,但毕竟不属于现在的英国政府,用以表态更加合适,相信内阁也明白,印度入常的难度有多大。
印度入常和某大国的重返之路不是一个难度,赶上的时间也相当好,某大国虽然和苏联已经起了冲突,但还没有正式露出反心。没出现在阿连德身亡时候和其他苏联盟友背道而驰的表态,也没有和越南打大规模战争。
不然的话,以七十年代苏联的声势都要超过美国的地位,要下绊子的话,永久阻止可能做不到,延缓个几年应该不成问题。
这主要是两大集团都没什么大的反对意见,而不是什么非洲兄弟抬进去的结果。这都是印度所不具备的条件。
印度的问题还是相当多的,印度是一个多种族多民族的国家,五年前普查是登录了一千六百种语言,主要语言十八种。印地语是第一大语言,但使用人数也只有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
英属印度时,不考虑语言因素划分行省,同一语言区被分割的支离破碎。国大党为了更方便推动民族自治,独立前就提出按语言划邦的意向。独立后,考虑到解决土邦归属问题,邦界变动不宜太大。印巴分治的创伤,警惕地方主义成为共识。
尼赫鲁帕特尔和西塔拉马亚组成语言委员会,决定这项工作至少十年后再实行。许多地方领导人和民众对此感到不满,转变为群众运动。
地方和中央对峙。政府颁布宪法第七次修正案,印度行政区按语言分布改组为十四个中央邦和六个中央直辖区。各邦分别以通行的主要语言为该邦的官方语言。有关全国官方语言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立宪会议中印地语以微弱优势被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