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正常竞争的话,法国会吃亏,巧了,英国因为殖民地距离远也这么认为。
未来肯定要经过漫长的成本核算,以及某些方面的取舍,并非短时间能够达成。
两国的想法南辕北辙并不仅仅是在民用领域,军工领域也不是全无芥蒂。
法国为了独立自主,肯定是要尽可能的追求全面,大而全做不到的话小而全也会争取。
英国肯定不可能迁就法国,要知道英国在发动机领域积累的技术能力远超法国。
简单来说,围绕着欧共体的发展方向,连带着海外领地的成本问题,两国之间的龌龊还将要维持下去,在大方向上,英法两国自然是没什么说的,英国有北欧国家的支持,法国有拉丁国家的支持,无非就是侧重点不一致。
一致而不会引起争议的地方,就是两国都相信,产业整合有助于欧洲的强大。但强大的欧洲谁领导呢,戴高乐认为应该是法国,但英国并不这么认为。
于是离岸平衡的英国外交部常务次长,这不就过来找另外一个有离岸平衡传统的瑞典,希望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声援了么。
后世的欧盟,在英国没退出之前,瑞典和英国是一个策略,是欧盟的一部分但不使用欧元,两个离岸平衡手,在欧洲可不仅仅能够平衡苏联,必要的时候还能平衡法国。
艾伦威尔逊只是代表英国表达了外交立场,然后就全身心的拍球花马屁了。
就如同他上个星期再法国沟通的时候,只是在和啄木鸟女总裁坐火箭之余,关心一下法国对欧共体的立场。
“各国政治充满了龌龊!”赫本不由的无奈,询问,“支持你们的多还是支持法国的多,还是势均力敌。”
“刨除德国之外的话,英国在国家数量上超过法国,但你也知道,拉丁国家的意大利和西班牙在欧洲算是人口大国,比利时人大部分说法语。”艾伦威尔逊知无不言,对球花没什么可隐瞒的。
英国的支持者、丹麦、瑞典、挪威、荷兰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