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少量钢筋,辅以水泥、煤灰、砂浆混合的加厚建筑结构修建机库,然后在内部加一层木板挡住掉落物,机库内停放的飞机可以做到面对炮击完好无损,而且此法钢材水泥的消耗量比较少,唯一的问题就是修建时间长。”
“我建议立刻组织民夫扩建机场,修建封闭分散的加厚机库,挖掘加固地下仓库,并增设战备机次,在遭遇炮击的时候可以立刻起飞对敌炮兵阵地进行反击。”
山本递上了他手里的文件。
太原机场一直没有修建封闭机库,飞机大多数都是露天摆放,或者使用简易薄弱式机库,仓库也是双层红砖结构,仅仅在周围布设了一圈铁丝网,外加一个大队的警卫部队。
毕竟这里是太原,第一军重兵驻扎,不可能发生阳明堡机场那样被八路军突进袭击的情况,再加上帝国物资缺乏,当初便一些从简。
但谁能想到,八路军出了李云龙这个奇葩。
部队机动性高,还装备了精良的火炮,甚至还连续三次炮击机场都是用了不同的火炮,射程越来越远,属实让皇军有些猝不及防。
山本最后还补充了一句:
“不过,仅仅能少量防备75口径火炮的轰击,如果被命中的次数太多,因为钢筋不足,强度不够,还是会有倒塌的风险。”
“另外,面对独立团第二次使用的120迫击炮,则完全无效,一炮便可以彻底摧毁机库。”
“只能先这样了。”
吉本贞一看了看山本递过来的文件,看着上面具体实验数据,语气有些无奈。
这段时间,他为了机场安全操碎了心,但想来想去,都想不到好的的办法。
地下机库,没有修建的条件。
坚固的全钢筋混凝土结构机库,效果很好,这需要大量钢筋和水泥,战争初期倒是没问题,但以现在帝国的情况,是真的拿不出来了。
加强警戒,兵力又不足。
这个办法,已经是现有条件能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