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眉头紧锁,朝廷的局面他也知道,但有些事,真的是不能开口子啊。
“陛下,唐尚书和魏秘书监言之有理,但如今局势就摆在这里,若是我们一口回绝,恐怕我们马上就要面临三面作战的风险……”
大理寺少卿王纲目不斜视,沉声道。
“微臣以为,一味强硬,于事无补——如今之计,不若先暂时安抚笼络,徐徐图之……”
听到这里,李世民不由眼睛一亮,微微颔首。
“王爱卿,你有何良策——”
“他们所求者,无外乎三,开通榷场,放开盐铁限制和迎娶公主。正如魏秘书监所言,放开盐铁,等同资敌,断不可行。”
说到这里,王纲语气一顿,缓缓道。
“但开办榷场,对我大唐而言,并非一无是处。更何况,这些年来,我们与吐蕃和吐谷浑的民间交易从未断绝,即便应允了,也不过是从私下转为官面而已,反倒是方便了朝廷管理,何乐而不为……”
开办榷场,已经争议了很久了。
但赞同与反对者各执一词,争论不下。
王家、郑家和长孙家这一派的大臣,大都是支持的态度。认为开通榷场,互通有无,利大于弊。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有限制地开放一部分盐铁,换取高昂的受益,填补国库。
当然,大家心知肚明,他们这些人背后的家族,每年与吐蕃和吐谷浑交易数额巨大。一旦形成正式的榷场,便可以由明转暗,好处当然是肉眼可见。
反对的,则认为,吐谷浑和吐蕃都是不毛之地,物产贫瘠,开放榷场只会让他们从中受益,从而慢慢壮大起来,而大唐得不到多少实惠。此消彼长之下,必然遗祸无穷。
但如今形势忽然,王纲再次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不由陷入了沉思。
毕竟,相比较而言,这个问题也不是不可商量。
顿时就有不少人纷纷附议,这一次,就连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