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京剧表演,李星星顺口问道:“那些京剧大师是不是全是高薪制?住在我们隔壁的何田同志一个月两千,是蓝玉姑姑的朋友,就见过一次,后来没见过。”
她对京剧艺术家最深的印象就是薪水。
这份收入,在六十年代,仅次于资本家的定息和定租,比国家元首多几倍。
陈念恩难得沉默了一下,“最高的三千月薪,有自己的绝活,曾多次出国表演,是最顶级的京剧艺术家,能与之比肩的一个都没有。”
“三千!”李星星佩服不已,“我也想要三千月薪。”
挣一个月,吃一年。
夏明星换职业,工资跟着降了,好忧桑!
陈念恩无奈地点醒她:“做梦比较快,真的。等你毕业后先做实习老师,一个月的工资只有四五十块钱,别妄想拿高薪,没门!”
他的月薪才五十八块五,没个三五年根本别想升级。
现在他老子调任沪上,他的前程?
压着吧。
短时间内,哪怕他立下大功也升不了职,不如老老实实地待着。
李星星扁扁嘴:“幻想一下都不行吗?再说,我不想当老师,扛不起教书育人的重责大任,我担心自己误人子弟。”
志向不改。
陈念恩无所谓:“只要夏明星不在乎,你可以待业在家。”
“国家能愿意?耗那么大的心血培养大学生,可不是叫我们待业在家的。何况,我是新时代的独立女性,才不要待在家里咧,很容易和社会脱轨。”李星星最喜欢的生活就是开一家星星超市,每天窝在收银台后面数小钱钱。
“那你就别抱怨了,乖乖地读书,工作是你毕业后的事情。”陈念恩道。
李星星垂头丧气。
到了家,一进门就见徐奶奶戴着眼镜缝衣服,一条灰蓝色的裤子,在屁股的位置补两块大补丁,一左一右,可那裤子分明是新的。
李星星忍不住停住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