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兼并购来完成的。
兼并购的意义,不仅仅是看到别人家的产品很好,然后买过来为我所用。
这类的兼并购太少了。
硅谷里更主要的兼并购目的,针对的是人才。
是看到了人家的产品挺好,觉得这个小公司的人才都很不错。挖人挖不来,就索性把对方的公司给买下来,这样这些人才就都可以为我所用了。
还有一种更残酷的兼并购动机,就是扼杀潜在的威胁。
发现市场中出现了一家可以威胁到自家产品的初创公司,那就别客气了,趁着他们没成长起来的时候,就赶紧收购过来。兼并购完成之后,就果断的放弃他们的产品。
花钱买平安。
其实早年的硅谷不流行这种风气。
这是从90年代末开始的。
第一个掀起这种潮流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比尔·盖茨。(其实比尔·盖茨是前台的,真正管理微软并主导这种策略的是商业出身的鲍尔默,不过大家骂的都是盖茨。)
这种风气,就导致了如今硅谷里超级巨头的林立。
要知道,在90年代以前,硅谷那可真是百花齐放,充满了创新性和创造力。
各种初创小公司,一样可以很轻松的对很多行业巨头发起挑战。
苹果一诞生,就把IBM给打了个半死。
要是以现在的这种风气,IBM早就把苹果给兼并购了。
当年的那些PC领域的大公司,比如康铂电脑,之所以很快就不行了,就是因为这些公司都过于遵守硅谷的“创新道德”了,太心慈手软了,这才酿成了杀身之祸。要是康铂早早的也跟比尔·盖茨似的,通过一些损人不利己的兼并购不断的“消灭”那些潜在威胁的小公司和初创公司……可能微软早早的都被康铂给吞并了。
雅虎要是早早的扼杀谷歌,也不会后来那么惨。
2000年以后,兼并购的风气就风起云涌在硅谷兴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