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还是让众人切实感受到了便利舒适。即便自认读书科举才是正途的周山长,也难得正视起格物之学的重要性。
毕竟,读书科举做官,为的是牧民一方。但格物的魅力却是从实际为百姓谋福利,谋便利。
相信,随着水泥路越修越多,以后也会越来越多人重视格物之学。
而林安和赵三生几个,一路走也一路把腰板拔得笔直,为家里骄傲不已。
而这会儿,粮囤村外也是越发热闹起来。因为最早一批顺着水泥路,到京都走动的北茅乡亲已经到了。
即便这里是大越京都,世家多如牛毛,但提起林家,大半人都清楚,于是很容易,众人就寻到了粮囤村外。
茶馆和饭馆里,本来骑车出来溜达的公子哥,或者坐了马车过来给山神上个香,顺便在洒满林荫的水泥路上跑两圈儿解解暑。
到了粮囤村外,下车吃个冰棍儿,或者喝碗凉茶,若是饿了就叫盘饺子,两样小菜,垫垫肚子自然更好了。
听得北茅乡亲有过来拜访的,在田里转悠的老爷子和林大海父子都迎了过来。
即便林家如今有爵位在身,踏上了权贵阶层,但北茅是根本,而且当日落难,北茅乡亲可是尽所能的护持他们一家,这份真情太过可贵,林家无论如何也不能忘了。
老乡见老乡,说不得都是两眼泪汪汪。
老爷子喊了乡亲们回家去歇息,吃饭,但乡亲们却是不肯。
他们之所以上京,一来是惦记看看林老爷子等人,二来也是有事要处置,或者探亲访友,不一而足。这会儿,又是这么多人,就不肯进去过多打扰。
林老爷子也没有勉强,招呼众人进了饭馆,白生生水灵灵的饺子煮出来,一人一大盘,小菜三五样,美酒倒一碗,说说这一年北茅的大小事,京都的新鲜事,边吃边喝,也是分外热闹。
待得吃饱喝足,家里的西瓜又送了过来,一人再啃一块西瓜,至此就是十足的圆满,再没有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