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眼见就建完了,气派的大院子,照旧是在正房七间做教室,西厢房做食堂和灶间,东厢房是先生留宿办公之处,后院是预备给学童的留宿之处,院子宽敞。最打眼的二层图书楼,很有几分鹤立鸡群的姿态。
但这一次不必防备蛮人偷袭,没有了高高的院墙,吊桥之类。
院墙用了青砖,墙下种了刺荆等灌木,栽了蔷薇,待得夏日,蔷薇爬满墙头,鲜花盛开,聆听院里读书声声,想必就是粮囤村里最好的风景。
不得不说,孩子永远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存在。
自从学堂开始修建,村民们就开始兴奋的睡不着,尤其是三个庄子的庄户人家。
林家成了他们的新主子,虽然许诺了年底按照工分分红,虽然村里变得干净,大路条条,虽然粮食发到家,但同过去太多差异,他们心里还是没底。偶尔夜里说起,都是叹气,盘算着,先跟着好好干活儿,到底要多相处,再看看年底如何。
但如今学堂开建了,家里的淘气小子们,马上就能读书学写算了。不用他们交束脩,一日两餐在学堂吃,纸笔也都是学堂供给,衣衫也是学堂里一年发三套,几乎就是学堂替他们养孩子了。
最重要的是进了学堂的孩子,只要肯努力,一年后就是写算能手,到铺子里做伙计,甚至管事都不在话下。
别的不说,就看水泥作坊的林富管事,听说就是北茅学堂出来的,一年毕业就做了先生,又考了童生。如今虽然不再科考,做了管事,一日同众人一样是三个工分,但他可是管事,年底主家另外有红封赏赐。
以林家的大方宽厚,红封绝对要别工分分红多啊。娶媳妇,建新院子,做什么都够啊。
退一万步说,家里孩子学好了写算,那可是自己的本事,谁也抢不走。
就是将来主家不重用,或者主家出了事,他们到了哪里也都谋生容易啊。
总之,孩子读书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所有人的积极性,因为这一座学堂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