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粮支持。
再扩大规模就非常困难。
也正是因此,一般一路出兵,最多也就是十万人的规模。
大秦这次反击做战,动用了四十多万府兵,但也是分布在几千里的战线多个战场上,河西战场十五万人马,吐谷浑战场十五万人马,剑南五万人马,此外还有在二线防御的军队十多万。
每军两万四千人中,三衙战兵是占一万六,而征召的郡兵为辅兵,占八千。每军后方还配七万二千的民夫支撑供应后勤粮草辎重,又配一万多的民兵负责保护这些民夫。
当然,秦军的机动性高。
不仅军中骑兵占有很高的比例,而且步兵也有许多配有机动的坐骑,甚至还拥有充足的驮马,以备运输帐篷铠甲武器等,一火九人,驮骡、驴便有九匹。
但拥有大量的战马、坐骑、驮马,使的秦军有高机动性,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对粮草的需求更大,消耗更多,同时这样高强度的战争,军中的牲畜伤亡率非常之高。
一个民夫只能背六斗,但一匹骆驼能驮三石,马或骡可驮一石半,驴子也能驮一石,与人相比,运输能力增加了。但如果战斗时间长任务急,不能及时的放牧和喂养,牲口就会瘦弱而死。
而运输路上,一旦牲口死了,往往只能连驮着的粮食一起抛弃。
更别说,每匹马骡成本都是很高的,死掉一匹,朝廷也损失不小。
这次的大战,动不动就是数百里奔袭,千里转进,对后勤运输需求极高,战马驮骡等损失也巨大。
杜如晦能预计到,这样一场仗打下来,骑兵的战马得损失起码两到三成,步兵也得损失两成以上,而驮骡驽马更会损失三成以上。
仅是这一项军中马骡的损失,都能让大秦军方破产。
一支十万人的军队,战兵七万,辅兵三万,民夫三十万,每天行进八十里,后勤供应也只能支撑其一千二百里的作战半径,再远,就根本不行了。
从长安城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