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水平发挥出了宫灯厂和木刻工艺厂现有的技术力量,才能成就的绝品。
很大程度上是日后不可能再行复制的。
这话真的半点不假。
之所以会这么说,就是因为这四盏灯的全部图本资料源于内务府造办处的遗留绝本。
是当年溥仪出宫后,北洋政府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了故宫后,经由多位知名专家合力整编,才得以保持完整的珍贵文献。
尤其古物南迁时,这份图稿还曾遗留在京,险些丢失。
所以历经风雨,至今还能保存下来,太不容易了,真的是宫灯厂压箱子底儿的宝贝了。
同时正因为这种宫灯的结构实在复杂,所需要耗费的财力、人力极高。
这么多年以来,宫灯厂始终就没敢尝试着去做一盏出来。
他们的处境,其实跟一心想烧出百花不露粉彩瓷的刘永清类似,都是有心无力攥着空拳啊。
如今完全是各种的巧合和机缘都赶在一起了, 这才有了这四盏宫灯能够被打造出来的客观条件,最终成功让这四盏灯如同奇迹一般的现于世间。
首先从财力上来说,那是多亏了宁卫民的存在, 这才解决了原本不可能获得解决的资金问题。
要知道,做这四盏灯不但所耗靡费,而且也有不小的失败可能。
宫灯厂的上级单位是不可能批准、拨款来支持这个项目的。
而宫灯厂自己从坛宫的装修工程里挣来的钱,他们也无权随心所欲的支配。
除了能够改善职工收入,提高点奖金,报销医药费,其余部分还是得上缴。
甚至由坛宫来出资下单订制,都存在较大的障碍。
因为大家都穷得太久了,天坛园方和服务局都渴望拿到实在的收益。
如今坛宫该挂灯的地方已经都挂满了,装潢水平在同业已是拔了头筹,并不缺少这样能锦上添花的东西。
那谁还愿意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