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如还是去家门口。有熟人照应,等的时候还短点。真的真的,其实不就一大点小点吗,能差哪儿去啊……”
宁卫民说的,主要就是“洗澡难”。
这个问题不但现实,而且由来已久,根深蒂固。
敢情从五十年代开始,尽管政府极力扩大池塘,兴建新浴室,可还是赶不上京城人口扩张的速度。
除了大机关、大工厂有内部浴池以外,其他的人都只能靠发的福利澡票和自己购买的澡票去公共浴池解决洗澡问题。
这就等于几百家澡堂子,要负责京城几百万人口。
再加上洗澡价格核定的太低,两毛六洗一次的澡票价格常年不变。
浴池行业的经营状况也相当尴尬。
实际上洗澡的人越多,政府赔钱就越多,大致每洗一人能赔一毛钱。
这就造成了行业财力有限,陈旧设备无法更换,也使得行业萎缩,现有澡堂一再减少。
那可想而知,每到周末或节假日,尤其年终岁末,澡堂子会是什么样子?
自然是人满为患啊。
常常是排一两个小时的队才能洗上澡。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有澡堂子逐渐开始时兴“脱筐”。
就是澡堂子购进一种南方挑稻谷用的箩筐,让不愿排队要铺位的人,先洗完先走。
但纵使如此,澡堂子里也得排大队,尤其是这几年知青大返城,更加剧了这样的状况。
也就是边大妈的大儿子边建军恰巧在清华池烧锅炉,有熟人照应着。
扇儿胡同2号院的这些邻居们才不至于洗澡上太发愁。
所以,还这不能说宁卫民的顾虑一点道理没有。
因为像康术德这样把“泡澡”当成爱好的人,是怎么也不愿意洗脱筐的。
可让宁卫民没想到的是,老爷子颇有点轻视的哼哼了几声,压根都没搭理他。
径自走过门洞擦鞋的小摊,又进了二道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