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肯乖乖回京,随之出征的将领们虽然被他加官晋爵,又控制了他们的家人,但是他们会不会再来一出黄袍加身,赵光义现在还没有十分的把握,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抓军权,稳住留守东京的禁军,虽说他安插了许多人,控制了留守禁军的许多要害职位,但是对这些军中重要将领,必须要大力倚重。
所以赵光义没有丝毫皇帝架子,他换了便服,撤去首席,与众将坐在一起把酒叙话。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重温了与诸将一同南征的那段战争岁月之后,赵光义忽然眼含泪光,感伤地说道:“当日朕与诸位将军跨天堑,战江南,有袍泽之情。今日虽份属君臣,朕与诸位将军同座,依稀却是往日场面,只是……朕与众位爱卿把酒言欢,席上独缺一人,想起来不免令人唏嘘啊。”
众将面面相觑,不知道他说的是差了哪个,莫非还有谁敢奉诏不来?可是左右看看,主要将领济济一堂,似乎并未缺了什么重要人物,众人不禁四顾茫然。
赵光义说道:“缺席的这位,就是曹翰曹大将军。曹大将军战功赫赫,本可为朝廷继续效力,再创丰功,可惜……却为奸人所害,英年早逝。今日见到诸位将军,朕不免想起曹将军来,岂不感伤?”
他抚膝嗟叹一番,扬眉道:“王继恩,传旨,自内库中拨三十万钱赏赐曹家。曹翰遗孀封为诏命,曹翰的儿子今已十二岁了,便加封他为迪功郎,给他一个出身前程,以慰曹将军在天之灵。”
王继恩连忙接旨,在座诸将听了皆不禁动容。曹翰遇刺后,赵匡胤已经把曹翰官升一级,隆重安葬,并对其家眷进行了妥善安置。而赵光义再次加恩,对这位遇刺的将军如此恩遇,众将感同身受,谁不感激?
赵光义此举,就连一直宠辱不惊、神情平淡的枢密使曹彬也不禁大为感激,新帝登基,多少大事要做,这个关头还能记着这些追随他伐唐的将领,单独赐宴接见,已是无上荣光。而曹翰遇刺已经有了一些时日了,赵光义不但仍记得他,而且加恩赏赐,不忘旧情,这对他们这些戎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