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士家寒门,咱皆大欢喜!状元陛下可点他,但不能揠苗助长啊!
“科举制?”
刘备猛抬起头看向萧方,眼神中透着陌生意味。
萧方微微点头,示意老刘继续看下去。
刘备遂怀着强烈的好奇,缓缓翻开了帛卷。
“科举,以科考而举士,名为科考…”
接下来的洋洋洒洒千余字,萧方将科举制大体轮廓,为老刘描述了出来。
其简而言之,就是以考试成绩的高低,来评定人才的优劣,进而择优取士。
不管你是考明经也好,什么明算也罢,还是什么策论,反正就是以考试成绩,来做为选官的唯一依据。
这科举制最大的优势有两个。
一者为公平。
管你是士家豪姓,还是寒门庶族,甚至是贩夫走卒,只要你考得好,你就能为朝廷所用,就能做大汉朝的官,你就能吃上皇粮。
如此一来,就杜绝了士家豪族,利用自己的家世背影,来垄断做官的权力,进而杜绝了士家之中,那些肚子里明明没货,却凭借家世轻松做官的绣花枕头。
同时也确保了寒门庶族的上升通道畅通,给了他们施展抱负才华的希望,让他们不致于自诩空怀大才却报国无门,从而对朝廷心生怨恨。
这科举制的。
鉴于大汉伐秦在即,此次殿试刘备从实际出发,考的题目就是令众贡士们,写一篇关于如何伐秦灭曹的策论方略。
翻过一篇又一篇,刘备不断的摇头,显然没有一篇令他满意。
突然,他的眼睛定格在了其中一篇策论上,眼前为之一亮。
“丞相,你看这个马谡的策论,与我们商定的伐秦方略,不谋而合啊。”
听得马谡之名,萧方心头微微一动。
于是便接过那篇策论,细细端详了起来。
马谡在这篇策论中,从天时地利人和多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敌我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