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的过程,少走很多弯路。
最早的铁路用的是铸铁轨,而现在大明直接使用钢轨。
早期铁路轨道的结构也相对简单,看起来就像是两条铁轨架在一些薄薄的轨枕上,再无他物。
沈浪看过那种早斯蒸汽火车的纪录片,看到那种铁路轨道,生怕它随时会散架,也担心火车随时都有可能出轨。
因为铺设铁路轨道的路都没有修平,起伏不平,稍微开快一点,就七上八下的陡得要命。
车厢还是像马车那样开放式的,车头还要不停的加煤、加柴,风向如果对着乘客的话,冒出的黑烟将人熏得漆黑。
当然,这个有点夸张,但这种火车配上这样的铁路轨道,乘坐体验肯定不好。
沈浪连以前那种绿皮火车都有些无法忍受,更别说这种了,所以后世的一些重要经验,如今大明有条件去努力完成的,都尽可能的照搬过来。
所以,大明的第一条铁路,就有完善的轨枕、道砟、道床、道岔等结构。
在轨枕的用料上,沈浪直接跳过木枕,除非一些特殊地形,否则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轨枕。
不是说木枕不好,反而木枕也有不少的优点。
木枕顾名思义,用的是木材制造的,它的弹性和绝缘性较好,受周围环境温度变化影响较小,重量轻,铺设和加工也更加简便。
但是,它也有不少缺点。
随着以后铁路轨道的延伸,对木材的消耗会非常大,而且即便是防腐处理过的木枕,使用寿命一般也只在15年左右。
而钢筋混凝土轨枕,使用寿命就要长得多,稳定性也比木枕更高,养护工作量也小,后期的损伤率和报废率也会大为降低。
至于重量要重得多的缺点,与其综合优点相比起来,就是次要的了。
也正因为如此,在20世纪下半段,各国便普遍开始用钢筋混凝土轨枕。
为了让大明尽快的掌握钢筋混凝土轨枕的标准和各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