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了起来,这次的重心却是对准了勋贵集团。
之所以先动京营,然后再动勋贵,是因为京营的利益只是这些权臣手中的一部分,损失了他们虽然肉疼,但是并不会发疯。
可若是先动那些在京营有很大影响力的勋贵,一旦他们狗急跳墙,很可能会怂恿京营发生大规模的动乱,那就有些危险了。
现在,刚刚好,拔掉了京营,也相当于拔掉了他们的爪牙,他们也就成了待宰的羔羊。
凭他们家里养的那些家丁和护院,难道还能直接与勇卫营和关宁军抗衡不成?
这些人,经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世袭,早已经忘记了他们先辈的功勋和遗志,俨然成了祸害大明的蛀虫。
他们碌碌无为,不但无法为大明建功立业,还将手伸向各个地方,肆意的掏空着大明的一切,任由大明变得越发虚弱而漠不关心。
哪怕大明亡了,他们也不会有丝毫心痛,跪迎新主而已。
正史中,也确实如此,偌大的京师,勋贵那么多,除少数几个尽节外,绝大多数迅速的遗忘了大明,选择了变节,没有一点骨气。
已经对正史烂熟于心的崇祯,岂能对这些人抱有任何幻想?
在他的命令下,锦衣卫和关宁军再次行动起来,冲进了一个个勋贵恢宏的府宅中,逮人,抄家。
若遇反抗,直接屠戮,不会有丝毫手软。
至于他们的罪名,还用罗列吗?不要太多,京营占役、虚冒,打压异己、贪赃枉法、欺压百姓等等,一箩筐都装不完。
“好,好,抓得好啊。”
“这些人在京师作威作福,无恶不作,早该抓了。”
百姓们无不拍手称快,可见对勋贵集团的痛恨,这些人占着那么多资源,能臣没见到,纨绔倒是一大把。
平日作恶多端,欺压百姓,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今天却是可以放声欢呼了。
崇祯没有留手,也没有看在这些人先祖的面子上,直接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