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毫无机会。
老臣敢断定,现在出兵南下,合兵之后大军汹汹,优势在我!
即便不能打得秦国落户流水,夺回大梁,也能东出太行山,夺得河北之地!”
赵文度一番话,顿时让犹豫的大臣说不出话来。
道理就是这样道理,如今是最好时机,李筠反叛,不止意味秦国内乱,还意味着他们难得的机会,此消彼长之下就是大好时机。
这么一说,在场不少人都觉得此战应该是胜券在握了,毕竟他们中不少人是没有真打过仗的,也没真面对过秦国的军队。
仆射赵华曰和少数人则没说话,只是在众人商议中低声叹气。
待到下午,陛下回宫,众人散后细致勃勃想着建功立业,和众臣商量半天如何联李筠取秦国的长子在回家路上不解问他,
“父亲为何唉声叹气?我看官家诸公卿将相都有见解,这次举事必能功成!”
见儿子兴高采烈的样子,赵华日摇摇头训斥:“你还年轻,不懂事理,打大仗那是那么好打的!
李筠暴躁少谋,举事轻易,诸公卿兴兵不仔细规划如何进兵,只说空话,国库空虚还要兴兵,这一仗凶多吉少........
往后关于战事你少去掺和,也不轻易请命往南,老夫这是为你考虑!”
随后也不理会儿子的不解,抬头便看到远处一堆骑兵大约三十多人,举着汉国旗帜,正穿过板桥,渡过汾水,卷动尘土往南疾驰而去。
赵华日一下就认出,那是国主的义子刘继业,国主大概是派他去和李筠商议联络见面的事情。
刘继业.......
赵华日叹口气,国主是有容人胸襟的,刘继业原本姓杨,他的哥哥是麟州刺史,已叛国投了秦国,即便如此对叛逆的弟弟国主还是看重。
在这点上,国主是非常有胸襟,也令他们服气的,可为何偏偏到了军事,国主就没了那样的才能!
事已至此,他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