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李矩尚未能如己所谏,及时脱离跟关西军的接触,两家就因为点儿什么误会而起摩擦,则自家的心血就难免付之东流了。其二,李矩尚怀对祖逖的忠义之心,亦不甘居于郭默之下,郭声节对此却完全没有心理负担——
终究李世回跟河南焦头烂额,几乎丧师殒命的时候,是祖逖的北伐救了他一命,也救下了李家军,故此他才会对祖逖感恩戴德。但那时候郭诵年纪尚小,还没正经领军打仗,于此事难免体会不深。
所以郭诵是暗中打定主意,不管对于裴该之篡僭,祖逖持何种态度,舅舅的这篇劝进表章,我都是一定要送入洛中的,由此造成既成事实,舅舅就再没有第二条道路可走啦。终究大司马雄踞关西,复又入洛,而祖氏的地盘不过兖、豫而已,还可能遭受北方石勒、东面苏峻的夹击,怎么想都难有翻盘的机会。则我们这支兵马就此绑上祖氏的战车,实为不智,根本就瞧不到前途嘛。
大不了我将来回河内去向舅舅请罪罢了;舅舅若还是抛不下祖公的恩义,那也可以暂屯河内,作壁上观,以待双雄彻底决出胜负,而无谓直接绞入战团。
——当然就此事而言,郭声节终究年轻,思虑得并不算周密,真若是裴、祖相争,谁肯让你骑墙啊?好在他赌对了,才到荥阳,就从许柳口中听说,祖公不日便将归来,率师继续伐羯。
祖逖此举,也有不愿意参加裴该受禅、践祚大典之意,且裴该亦允准了——军情紧急,应当继续攻打羯赵,不使石勒缓过气来,正好成为双方都能接受的最佳藉口。
郭诵闻知此事后,大喜过望,乃暗揣表章赴洛不提。
——————————
且说裴该既已接受了司马邺的禅让之诏,复起受禅台,自须先审结裴丕之案,然后方可召集群臣,商议新朝的国号、年号,以及组织制度等各项要务。
裴嶷入为尚书,实掌其事,于是在裴诜、王贡等人的协助下,三下五除二,很快就把这懊糟事儿——同时也是最大的契机——给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