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的最开始,李欗并不知道刘钰的深意。
他以为,这只是个“学术”问题。
只是在讨论自由贸易的相关。
实际上,促成他刻意摘下眼罩、戴上眼镜的原因之一,就是在一战爆发前,刘钰选择了去山东修黄河。
在那之前,李欗不是没有自己的小心思的。
论人脉,自己在先发地区混了这么久。
论枪杆子,自己执掌大顺的海军许多年。
论威望,善战者无赫赫之名、善谋者无赫赫之功,打赢大西洋一系列战斗、为大顺拿到了西非贸易欧洲贸易的,有名有功的是自己。
萧何第一功,但于后世,人所记忆者,淮阴侯。
他怎么可能没有自己的小心思?
只是,一战爆发前,刘钰终于挑破了大顺这些年一直在回避的问题——黄河北决之可能。
跑去修河了。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文忠公曰: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之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固然说,前朝末期,出了些诸如剃发上表之类的腌臜事。
但是,盛世时候,为社稷江山而考虑的人,终究还是有的。
刘钰的嫡系其实不多,这一点朝中都清楚。很多时候,刻意回避一些人事上的问题。
刘钰的反对者、仇敌,自然也不少。
但是,哪怕说,平日里和刘钰互喷、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