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儒生唱完了这一段“顿悟歌”之后,又说道:“咱们唱一遍乡约歌,也需知道这天理就在人世间。”
说罢,他起了个调子,数十人齐声常和起来。
“天地生人必有先,必有先。”
“但逢长上要卑谦,要卑谦。”
“鞠躬施礼宜从后,宜从后。”
“缓步随行莫僭前,莫僭前。”
“……”
“都说尧舜尤万镒,夫子还在尧舜前。”
“帝力何有于我哉,尧舜有位方有治。
“哪及夫子翻手间,至简至易便做成了尧舜事。”
“是故孔子是灵丹,废瓦也能点金精。”
“君相不学这灵丹道,且往乡间亲自教。”
赵立本听的津津有味,基本上这些东西,他都能听懂,而且配上音乐,倒也是朗朗上口。
哪怕他都不怎么识字,也就认得这几年发行的纸币上的那些字,但这里唱的这些东西,还真就听得懂。
若是生活在这里,再唱几遍,自己也能记住了。
实际上,他是听得懂,又听不懂。
听得懂,是说这些平民化儒学的传教法,把前朝的《太祖六谕》演绎了一下,也就是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尽可能用口语的方式传诵,确实百姓能听得懂。
也确实,把高高在上的儒学,化成了教会一样的道德规范,传唱之间,叫人明白到底啥叫道德,应该怎么做。
走路该怎么走。
长辈要怎么敬。
说的听不懂,因为这些东西,牵扯到明亡顺兴、泰州学派演化的诸多内核。
读史的人,或者那些在庙堂上为官的、有敏感的政治嗅觉的人,是很容易听懂这里面的一些“有趣”的东西的。
这些想法,也确实是王艮的想法,他对“尧舜万镒,而孔子九千镒”的说法,颇为不赞同。
他认为,尧舜不过是因为做到了那个位置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