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高,胆子越小。
哪里知道王果真带着一身异样来了。
李隆基一眼就看穿了王的用心:自己是一国储君,臣子带着一身伤来找自己,自己岂能不过问。
这一过问,不就等于无形告状?
明明是自己错在前,还意图告状。
李隆基瞬间明白了裴会来找自己从中调和了,定是知道王的恶行,愿意退让一步,免得自己为难。
裴的退让与王的得寸进尺也有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这种对比,让李隆基心头越发不是滋味,说道:“御史中丞这个职位看来不能给王了,就他这有仇必报的性子,要是掌握了御史台的弹劾之权,朝廷岂不乱了套?你去吏部,看一看有什么政绩卓越的官吏可以提拔为御史中丞的。御史中丞关系重大,不能空缺太久。”
王一直力争御史中丞的职位,这点李隆基是知道的,也意属于他。
现在这个庙堂大多都是逼死武婕妤的存在,李隆基都看不过眼。
王助他良多,也有大才,让他当任御史中丞的职位并无不可。
至于其身兼十数要职,这并不碍事,能者多劳嘛!
就如裴一样,对于西方的事情,他通常不过问。
西方有裴在,还能乱的起来?
不得不说,李隆基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有自主权,却对于边帅盲目信任的人物。
而他的儿子,未来的肃宗皇帝,却是另一个极端,对于边帅极度的不信任。
人家都是卸磨杀驴,唐肃宗却是磨还没卸好,就开始杀驴了。
**********
王很憋屈郁闷的回到了府邸,一瘸一拐的,越想越是忧伤。
直到此刻,王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了。
这一回到家,王立刻得到了李隆基找吏部咨询御史中丞的人选。
这一下,王彻底傻眼了。
身兼诸多要职,确实很是得宠,但是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