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22年,天子四十九年,初秋!
郑国国君寤生,亲帅王师,祭足为代师、高渠弥为上军大夫、颍考叔为中军大夫、公子都、公子吕为下军大夫。
虢国帅六十乘会师于新郑。
共计王师二百乘、戎兵两万、矢兵五千,共计四万余人,粮草牛车五千乘。
向廪延邑浩浩荡荡开进。
行军至向廪三舍之处,驻军立账。
军帐内,九儿双眉紧锁问道:廪延卫武四旅之兵?万余兵卒,如何伐郑?探马深入几何?
此时军伍人员以五为编制。
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为兵制。
所以卫武四旅也就一万余人。
回上君,探马二百;南北皆有布探,上军渠弥大夫躬身回禀道。
九儿回过头看了看左穆,问道:先生,此战可有兵谏?
左穆于行军打仗,毫无经验,那敢胡说八道。
躬身行礼说道:用兵之道,穆弗知也。
九儿点了点头看向众人说道:诸军大夫以为如何?
祭足捋着胡须说道:卫武入郑以来,不曾有何动向,私以为乃叔段败北。故而,无异动矣。
高渠弥说道:兵之事,乃无迂回之事,吾暗中布探一旬有余,卫之军旅不过四师,乃助兵叔段矣。吾等可遣一军之师先入廪延五里处安营扎寨。又三师左右合为之,探马可添千人于野。
左穆这才明白,打仗如此复杂,先要布探信之兵,四处探察。不使自己误入敌人包围,同时勘探出最佳的扎营位置。这种优势下,左穆看的出,几位大夫和九儿都是一个意思——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不给敌人一丝可乘之机。
那张简易舆图被九儿已经放了密密麻麻的小石子。
探马、测地、牵军、引军、执帐更是无一遗漏。
两日后,九儿等人终于确认,卫国四师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