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霸占了洛阳,和历史轨迹一样,一开始循规蹈矩,做的一切都符合人臣的作风,没有丝毫僭越。
张铭已经正式离京,董卓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借刘协之手,颁发一系列关于大汉学术的改革:
首先成立大汉书局,名字很陌生,但用途却是一目了然。这个机构没有别的用途,就是吸收洛阳周边的寒士,当然也在其他地方吸收一些读书人专职或者兼职抄书。抄写完毕的书籍,以市场价十分之一的价格出售。
此举自然是亏本的买卖,还好朝廷宣布书局亏损将由国库垫付,这才让担任书局主管的官员不至于抓狂。
可不得不说降价了的书籍,极大地流传到了司州、雍州和凉州三地,使这些地方的寒门子弟有了更多读书的机会。
而负责抄写书本的工作人员,通过在书局兼职,也可以在读书之余存到足够买书和过日子的银子。
其次,在太学原有的基础上,将太学扩建为大汉大学。儒家学派依然是主修项目,但并不排挤其他学派的入驻,并且向大汉各地各学派剩余学者发出邀请,希望其能入驻大汉大学进行教学。同时,宣布每一个大学生,必须选修两个副科,否则取消学籍。
地方上,宣布每一个州要有一个州学,每一个县要有一个县学,每一个乡必须有一个乡学。同时发下指标,要求三州必须在十五年后,地方儿童启蒙率达到100%,县学、州学必须每年招收足额的学子入学,否则将影响地方官员的升迁。
最后,取消孝廉制度,延缓五年执行。五年后,每年进行一次公务员考试,地方或者太学院学生可以主动报名参加,通过考试之后,根据成绩分配到乡、县、州郡、朝堂等地方任职。
这些政策出现之后,引来了大汉士子们的争议。寒士们看到了可以脱离世家控制的希望,而世家仿佛看到了催命符,避而不及。
第二天便有一个朝臣,在朝上弹劾董卓,说他离经叛道,废除祖宗法律,此举置大汉列祖列宗于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