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当然不是点个状元定个榜眼和探花就完事了,后面所有考生也要排定座次,确定一二三甲,一甲一般称为进士及第,二甲则是赐进士出身,三甲则为同进士出身。
可别小看了这排名,一二三甲的排名基本上就确定了考生今后的前程。
一甲一般直接进翰林院,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他则授庶吉士,这些其实都是短期职位,进入翰林院就说明你有了当高级官员的资格,地方或者中央中高级职位出缺时,一般都会在翰林院选人去递补,明朝就有’非翰林不得入阁‘的规定,也就是说你不是翰林院出身就别想进入内阁。
二甲一般会去考庶吉士,争取进入翰林院,如果考不上那就会被直接授予官职,一般都是六部各清吏司下属的六七品小吏或者各州府的推官、判官什么的。当然,也有运气好的被任命为科道官,也就是六科给事中和各道监察御史,别看这两种言官的职位才正七品,权力可大着呢,前文已经提过了,这里就不重复了,总之二甲还是有点前途的。
三甲就不一样了,他们一般会直接下放地方担任县令或者州府一级的七品官员,这辈子除非做出了惊人的政绩,要不然就只能在全国各地调来调去,撑死混到六品,再也上不去了。
当然,这些都是指大明本土考生,这次丁丑科殿试可不止大明的考生,还有朝鲜、东瀛和琉球等藩属国的考生呢,他们的前程虽然不一定和大明考生一样,但多多少少也会受排名的影响,如果一跑回去藩王和属王不看排名,胡乱授官,搞得三甲同进士出身的职位比二甲赐进士出身或者一甲进士及第还高,他们估计会跑大明来鸣冤,那大明就得收拾那些藩王和属王了,谁特么让你们乱搞的!
这次因为考生增加了一倍多,三甲的名额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以前大明历次科举一般选一甲进士及第十名,二甲赐进士出身一百名,三甲同进士出身将近两百名。这次一甲进士及第变成了二十名,二甲赐进士出身变成了两百名,三甲同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