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南雁掠过,
我等,北雁归来。
……
1937年3月,上海。
初春,
微寒。
上海警备司令部保安四团官兵与平常一样,在他们八字桥防区,列队巡逻着。
远远望去,这些官兵似乎仅仅是机械地迈着方步,漫无目的地在街上游弋。可他们的眼睛却时刻盯着河对岸,观察着八字桥对面的一举一动。
桥的对面,就是公共租界——日本人占据的虹口区。
五年前,《上海停战及日方撤军协定》签订后,国民政府迫于当时形势,同意在上海市区不再保留正规军事力量。
可日本人的狼子野心早已昭然若揭,国民政府深知日寇欲壑难填,迟早还会对上海发动进攻。
居安思危,防范于未然,便在上海警备司令部内成立保安总团。
保安总团虽然名义上是地方保安部队,官兵们却都是经过严格挑选、从正规部队抽调上来的精兵强将。
装备更是十分精良。
从头上戴的英式钢盔,到手中的步枪、轻重机枪等武器,都与嫡系中央军精锐不相上下。
可以说,为了对付日本人,下足了功夫。
保安团四团就是在这样背景下组建的,主要负责与日占虹口区一河之隔的八字桥区域的防务。
为了能够迅速反应,保安四团的团部,就设在距八字桥一里地处,团部的四百多名官兵厉兵秣马,随时可以投入到战场。
……
上午九点,保安四团高大的营房大门打开,一辆军用吉普车从营房开了出来。
开车的人是保安四团团长——沈千舟。
坐在副驾驶的,是他的参谋兼报务员于春晓。
看着身边聚精会神开车的团长,于春晓问道:“团长,你说通过这些进步学生,能找到党组织吗?”
“很难!”沈千舟干脆地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