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这样,他33岁封王时,也已经在歌坛混了15年快16年了。
他18岁出第一张专辑,之后每年都出专辑,一直到33岁出第27张专辑时,他才真正达到这个封王的硬指标。
目前。林在山在这个硬指标上已经有了一定的数据了:他当年的《麦田》专辑,拿到了1987年的年度销量榜的前5,主打歌《麦田》了入选当年的10大金曲。同时,他在1988年时开过两场10万人级的演唱会。《麦田》还拿过4周的音乐榜周榜冠军。
林在山当年拿的这些数据,对于很多歌手来说,已是一生都难以企及的高度,但距离真正的封王,还差的很远。
这也可以看出。要在这边的华语乐坛封王有多么的困难。
要想封王,不仅歌手自己要努力,唱片公司也要大力推广和宣传,还要有时运的眷顾,歌手这才有可能真正封王。
唱片公司要砸出一个歌王来,那真是要倾尽全公司之力,且要制定一个非常周密非常漫长的培养计划。
要说年代也是一家绝对苦b的公司,花了十几年将祝国帅给培养出来了,要去抗衡箭靶的歌王徐锦煌,引领新时代的风潮。结果祝国帅刚刚封王,人就消失了,这对年代的打击相当巨大。
要知道,祝国帅是年代唱片成立以后,唯一一个达到封王硬指标的歌王。
他们的“超巨杀手”周清华,虽然在其他指标上都远远超过了封王的标准,但因为没能拿到25个月周榜的冠军,且距离这个目标还挺远的,他几乎不太可能封王了。
截止到目前为止,周清华只拿了不到18个月的周榜冠军。以现在他转型的状态,想在歌舞偶像歌手大行其道的形势下再抢下七个月的周榜冠军,几乎是不太可能了。
以年代现在在圈内的实力,想再培养出来一个祝国帅。也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了。
祝国帅的失踪,对年代来说,是一个严重到不能再严重的重创,对整个华语乐坛来说亦是一个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