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字,命论功行赏。何等功勋如何赏,自有制度,皇帝想要破格,还得跟大臣们磨牙。好在如今军事上头,言权在勋贵武官,内阁等文官能插手的地方少――顶多鄙薄一下武官粗鲁,磨牙的时间比较短。
至于其他的一些事情,皇帝能做主的余地就比较大了。比如说,看到姜长炀大捷,他就想到了很得他心的已经不胖了的小胖子姜长焕。早就说了,要让这小子过两年到自己身边来了,现在心情好,那就现在吧!过来充充门面!元和帝大手一挥:“记得姜长炀的弟弟也是很好的孩子,皇后躬自抚育,甚得朕心!叫他到锦衣卫里来做个百户吧。”
大陈朝沿袭旧制,凡官爵品级有若干种,一个人身上可能有好几个不同的品级。譬如姜长炀,他做的是三品的指挥使,他身上还有一个从二品的辅国将军的爵位。此外,还有一些很复杂的情况,唐、宋之时,一个人身上可能会有更多的身份。当然,这种情况在大陈,已经比较少了,不过在勋贵、武官系统里还存在着。宗室们,先前是不许领实职的,元和帝登基后改革,宗室亦可考取一定的职位――姜正清的千户就是这么来的。
是以这个任命,虽然有些人心里嘀咕,倒也没什么出来反对的。挟其兄大战之威,又很得帝后欢心,只是一个百户,更重要的是,那是锦衣卫……外臣谁个也不好多插言不是?
于是,六月初六,官媒挑的果然是个好日子,这边官媒去往贺家提亲、姜正清的奏本递了上去,那边旨意连着飞鱼服、绣春刀,一同到了姜正清家的正堂上。
简氏是最开心的人了:“哎呀,我还担心来着,你哥哥的前途拿命拼也罢,怎么也好,好歹是平安挣到了。你可怎么办呢?现在看来,还是可以的。哎哟,快来,穿上我看看。”至于锦衣卫风评不好什么的,她压根儿就没去想,儿子得势最要紧了。
姜长焕一直咧着嘴在笑,心说,这下成家立业都有了。他哥打了胜仗,不日回来,不出二年,他就有嫂子了。嫂子一进门儿,就轮到他成亲了。说到成